首页 食管癌病友交流群文章正文

2025食管癌诊疗指南,食管癌诊断原则与筛查

食管癌病友交流群 2025年09月25日 17:24 232 癌症群管理
全国癌症病友群二维码微信号:18768497141
添加管理微信进病友群☝
已有10W+患友交流讨论❤

复制微信号




食管癌诊断原则


临床评估1级推荐2级推荐3级推荐
一般人群

高危人群

年龄340岁,具有食管癌高危因素(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既往胃切除术[1-萎缩性胃炎、口服双腾酸盐)为高危人群,每1-3年进行一次内镜下食管黏膜碘染色


年龄340岁,具有食管癌高危因素(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既往胃切除术[1-萎缩性胃炎、口服双腾酸盐)为高危人群,每1-3年进行一次内镜下食管黏膜碘染色

年龄340岁,具有食管癌高危因素(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既往胃切除术[1-萎缩性胃炎、口服双腾酸盐)为高危人群,每1-3年进行一次内镜下食管黏膜碘染色

年龄>40岁,具有吸烟、饮酒、进食过快、喜食高温食物、饮浓茶等不良生活习惯,行内镜下食管黏膜碘染色

对于筛查患者病理为重度异型增生拒绝行内镜下治疗者,每年行内镜下食管黏膜碘染色随访

年龄>40岁,具有食管癌高危因素(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既往胃切除术!-2]萎缩性胃炎、口服双膦酸盐为高危人群,每1~3年进行一次内镜下食管黏膜碘染色




1.1无症状健康人群的食管癌筛查


image.png






【注释】

若内镜下未见病灶,随访;若发现浅表灶,取活检评估病理情况。若病理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异型增生,每3年随访一次;若病理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异型增生、黏膜内癌,且未发现脉管侵犯行内镜下治疗。如果内镜表现较活检病理结果更重建议行精细内镜检查【包括放大内镜、窄带成像技术(NBI)、染色等]以评估病变情况、决定诊治计划[13-16]

b 若存在洛杉矶分级诊断为B、C、D级别的食管炎,需要先口服质子泵抑制剂(PPI)(每日2次),8~12周后再行内镜下诊断。如果没有巴雷特食管(Barrettesophagus,BE),可以终止内镜筛查。若病理诊断为BE不伴有异型增生,每隔3~5年再次行内镜检查及病理活检。若病理诊断为BE伴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异型增生,则须行内镜下治疗或每年行内镜检查并每隔1cm行四点位活检。若病理诊断为BE合并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则须行内镜下治疗或外科手术治疗[3]


诊断基本原则

image.png

【注释】

已知患者存在临床显性食管肿物造成严重梗阻者,内镜检查时须警惕穿孔风险,但内镜也有助于鉴别诊断和缓解梗阻[1]

如果患者不具备条件或拒绝内镜检查,食管气钡双重对比造影及胸部增强CT检查可作为筛选和诊断方法选用。如果内镜不能完全检查全段食管,可使用食管气钡双重对比造影及胸部增强CT检查了解残余((未通过)食管[1-3]

应该使用静脉注射和口服对比剂增强扫描颈段或胸段食管癌距环咽肌<5cm应行颈部/胸部/腹部CT,食管胃连接部癌应行颈部/胸部/腹部/盆腔CT。如果患者有CT静脉造影的禁忌证,可以考虑(颈部)胸部/腹部(盆腔)平扫CT、颈部及腹部盆腔)超声。推荐CT平扫/增强扫描及多角度重建影像,用于判断食管癌位置、肿瘤浸润深度、肿瘤与周围结构及器官的相对关系、区域淋巴结转移及周围血管侵犯情况。推荐颈部超声用于颈部淋巴结等转移灶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强调肺部高空间分辨率重建图像,有利于肺转移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当需要判断A邻近气管、支气管的肿瘤是否侵犯气管、支气管超声支气管镜检查优于普通支气管镜。原发灶与气管、大血管分界不清时,可以行胸部(食管)平扫+增强MRI,研究显示其对T分期也有帮助

临床或超声怀疑颈部淋巴结转移时,可进行淋巴结穿刺:临床CT检查怀疑肝转移时,应进行腹部MRI检查,其包含T加权,DWI加权,以及多期增强扫描序列等多种影像指标,能够明确诊断是否存在肝转移瘤[5-10]

拟进行治疗决策的重大更改时;PET/CT用于发现可能存在的更多转移灶,从而采用合适的手术治疗

有条件的可以行全身PET/CT检查[6-9]g 对于可切除的食管癌,术前全身骨扫描和脑部MRI/CT不是必需的检查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信息来源网络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未做任何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2025食管癌诊疗指南 食管癌诊断原则 食管癌

发表评论

癌症病友网 Copyright © 肿瘤癌症家园♥祝您早日康复! 鄂ICP备17000868号-2  |   Theme by 抗癌群 网站地图
BaiduTrust安全认证签章
复制成功
微信号: 18768497141
添加管理微信进病友群☝
已有10W+患友交流讨论❤
癌症病友群二维码我知道了

微信号复制成功

10万+真实病友交流经验,广告勿扰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号,粘贴微信号,搜索即可!添加管理受邀进群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