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肺癌病友交流群文章正文

肺癌基因检测:如何选择合适的方案?

肺癌病友交流群 2025年03月05日 17:33 921 癌症群管理
全国癌症病友群二维码群管微信号:yjyxiaoxuan2
2025全国肿瘤交流群,病种分类.
已有10万+病友进群讨论,广告勿扰!

复制群管微信号


肺癌可以分为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非小细胞癌又分为腺癌、鳞癌、腺鳞癌和大细胞癌,其中腺癌占主导地位,其次是鳞癌,而小细胞肺癌占比不到15%。


目前对肺腺癌研究的比较多,发病机制较为清楚,导致肺腺癌突变的驱动基因突变70%~80%已经找到。在亚洲人群里面,最常见的是EGFR突变,其次是ALK、ROS1、KRAS等突变。肺腺癌的国内外治疗指南里面都强调了要做基因检测。对肺鳞癌来说,如果是活检小标本,不吸烟女性的肺鳞癌指南主张做基因检测,如果是吸烟的男性鳞癌,则指南不推荐做基因检测。这是针对靶向药物而言。基因检测对免疫治疗也有一定价值。


除了做PD-L1检测外,还可以做基因检测来判断TMB。虽然现在还没有很强的证据,但对多线治疗(比如靶向治疗或者化疗)失败以后,考虑免疫治疗时可以检测。这时基因检测不是为了找一个特定的靶点指导靶向治疗,而是去计算肿瘤的突变负荷。突变负荷高的患者可以推荐做免疫治疗。


肺癌基因检测:如何选择合适的方案?

小细胞肺癌要基因检测吗?


肿瘤突变负荷,理论上需要做全外显子组测序,再去计算突变负荷,但是在临床实践中实现有困难,因此目前常用多基因的检测套餐(Panel)替代。国际上获批的是Foundation One和MSK的两个检测套餐,有300~400个基因,国内也有获批。我们去年也有相关的探索性研究发表。建议大家选择已获批的检测套餐进行检测。


对于早期患者,需要做基因检测吗?


这个问题存在争议,对有基因突变的早期患者的术后辅助治疗,国际上曾经有一些研究,但均告失败,可能与当时研究设计时没有对入组患者进行前瞻性基因筛选有关。


国内有两项辅助治疗研究,一项是广东省人民医院吴一龙教授针对ⅠB到Ⅲa期患者的Ⅲ期随机对照研究,另一项是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王长利教授针对Ⅲa期患者辅助靶向治疗的Ⅱ期研究,比较EGFR突变患者术后靶向治疗和化疗的疗效。这两项研究都是阳性结果。吴教授的研究中,通过亚组分析,发现与化疗相比,真正明显从靶向治疗中受益的是Ⅲa期的患者,无病生存时间延长了10个月左右,王教授的研究亦获得相似结果。所以对于EGFR突变的Ⅲa期患者,可以考虑使用靶向药物做术后辅助治疗。


那Ⅰ~Ⅱ期患者还需要做基因检测么?对此尚有争议。有专家认为辅助靶向治疗是一种新的选择,如果不做检测,患者会有心理障碍,觉得失去选择机会;如果做了检测,临床判断不需要做辅助靶向治疗,对患者亦无影响。所以今年更新的CSCO[插图]指南仍推荐术后患者做基因检测。



市面上肺癌基因检测有很多不同种类,有的只测ALK和EGFR等几个基因,有的测100多个基因,也有测300~400个基因,临床治疗时如何选择?


这是一个发展的过程。一开始只知道EGFR,后来发现KRAS有可能是个负性调控基因,又发现了ALK融合,到现在已经弄清楚肺腺癌70%~80%的驱动基因,并且对这些驱动基因绝大多数是有药物可用的。对晚期患者而言,活检样本非常有限,只做一个或几个基因的检测就会浪费时间和样本,应该直接选择做多个基因的检测套餐。


从临床选药的层面,给患者做决策时,会优先考虑这些检测所包含的基因应有相应的、成熟的药物可用。因为还有20%~30%的突变基因没有搞明白。如果患者有可能做免疫治疗,就需要选择比较大一点的套餐,检查更多基因,计算突变负荷,同时亦要检测PD-L1表达。这时候会和患者商量决定。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信息来源网络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未做任何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肺癌基因检测 小细胞肺癌要基因检测吗 肺癌检测多少个基因

发表评论

癌症病友网 Copyright © 肿瘤癌症家园♥祝您早日康复! 鄂ICP备17000868号-2  |   Theme by 抗癌群 网站地图
BaiduTrust安全认证签章
复制成功
群管微信号: yjyxiaoxuan2
2025全国肿瘤交流群,病种分类.
已有10万+病友进群讨论,广告勿扰!
癌症病友群二维码我知道了

微信号复制成功

10万+真实病友交流经验,广告勿扰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号,粘贴微信号,搜索即可!添加管理受邀进群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