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肿瘤病友资讯文章正文

肿瘤治疗中的“过度医疗”之殇:疗效与生存质量的失衡困局

肿瘤病友资讯 2025年04月24日 16:55 300 癌症群管理
全国癌症病友群二维码群管微信号:18768497141
2025全国肿瘤交流群,病种分类.
已有10万+病友进群讨论,广告勿扰!

复制群管微信号

一、“肿瘤治疗黑幕”掀开过度医疗冰山一角

2021年4月,北医三院肿瘤内科张煜医生在知乎发布的“声讨中国肿瘤治疗乱象”一文引发轩然大波。文中揭露部分医疗机构存在的超百例肿瘤患者不当治疗案例,直指部分治疗方案明显违背肿瘤诊疗规范,将“肿瘤治疗黑幕”这一沉重话题摆上公共台面。这些案例如同一面镜子,映射出肿瘤治疗领域长期潜藏的过度医疗问题——部分患者在接受不必要的检查、手术、放化疗过程中,不仅承受了额外经济负担,更面临着身体机能损伤、免疫力下降等隐性风险。


肿瘤治疗中的“过度医疗”之殇:疗效与生存质量的失衡困局

二、过度医疗的“多副面孔”:从检查到治疗的全面渗透

过度检查:部分机构为追求“全面排查”,让患者重复接受CT、PET-CT等高辐射检查,或过度依赖基因检测等高价项目,却未真正结合临床实际制定诊疗方案。


image.png


过度手术:在早期肿瘤可通过微创或保守治疗控制的情况下,部分患者被建议扩大切除范围,甚至进行“预防性”器官切除,导致术后并发症风险骤增。


过度放化疗:部分晚期患者被安排高频次、超剂量放化疗,虽短期内抑制肿瘤指标,但患者身体被过度消耗,生活质量断崖式下跌,甚至加速病情恶化。


image.png

三、生存质量的“隐性剥夺”:过度医疗的双重伤害


过度医疗的影响远非单纯的经济负担。以肺癌患者为例,若盲目增加靶向药联合方案,可能因药物毒性叠加导致患者体力衰竭,连日常散步都难以完成;再如过度放疗引发的放射性肠炎、肺纤维化等问题,可能让患者长期依赖营养剂或呼吸机生存。欧洲癌症研究治疗组织(EORTC)的生命质量测定量表(HRQoL)显示,过度治疗患者的躯体功能、情绪状态等评分显著低于合理治疗组,甚至影响患者对治疗的信心和依从性。


image.png


四、平衡之道:个体化治疗如何破局?


1. 精准评估替代“一刀切”


现代放疗技术的进步提供了新思路。例如三维适形放疗(3DCRT)可像“精准狙击手”般锁定肿瘤区域,减少对周围健康组织的损伤,既提升局部控制率,又降低呕吐、疲劳等副作用。类似技术可推广至手术和用药领域,通过术前影像模拟、药物浓度监测等手段,避免“宁多勿少”的粗放治疗。


image.png


2. 患者参与的治疗决策

引入“共享决策”模式,医生需向患者及家属清晰解释不同方案的收益与风险。例如晚期肠癌患者,过度追求“肿瘤缩小”可能忽视患者对保留肠道功能的需求,此时需权衡生存期延长与生活质量的关系。


3. 动态调整治疗节奏


借鉴“精准农业”概念,治疗需如灌溉施肥般灵活调整。例如对化疗后恢复较差的患者,可延长周期间隔或改用温和方案,而非机械遵循固定疗程。


五、制度与认知的双重革新:谁该为过度医疗负责?


过度医疗的滋生,既有医院创收考核、医生经验局限等主观因素,也与患者“重炮轰肿瘤、轻全身影响”的认知偏差有关。破解困局需多方协同:医保部门可探索“疗效-生活质量”综合评价付费机制;医疗机构应加强循证医学培训,推广MDT多学科会诊模式;患者及家属则需理性看待“积极治疗”,避免盲目追求“不留遗憾”的过度干预。


image.png


六、结语:医疗的本质是“人的医学”

肿瘤治疗的终极目标从未只是“消灭癌细胞”,而是延长有尊严的生存。当过度医疗让患者赢得时间却失去生活时,我们亟需重拾希波克拉底誓言的初心——以患者为中心,在科学与人文的交汇处寻找答案。唯有如此,才能让肿瘤治疗真正成为生命的护航者,而非代价沉重的“战争机器”。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信息来源网络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未做任何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肿瘤过度治疗的危害 肿瘤治疗 过度医疗

发表评论

癌症病友网 Copyright © 肿瘤癌症家园♥祝您早日康复! 鄂ICP备17000868号-2  |   Theme by 抗癌群 网站地图
BaiduTrust安全认证签章
复制成功
群管微信号: 18768497141
2025全国肿瘤交流群,病种分类.
已有10万+病友进群讨论,广告勿扰!
癌症病友群二维码我知道了

微信号复制成功

10万+真实病友交流经验,广告勿扰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号,粘贴微信号,搜索即可!添加管理受邀进群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