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康复的路,不论年龄、病情、经历的起点有多么不同,都是一场与自我的对话。在与癌症抗争的过程中,不仅仅是身体的治疗,更是心理的战斗,是生活态度和习惯的...
抗癌成功的秘密:四大关键点分享

2025全国肿瘤交流群,病种分类.
已有10万+病友进群讨论,广告勿扰!
复制群管微信号
如何成功清除肿瘤,并且不再复发?这个答案是所有肿瘤患者和家属都迫切想知道的!其实,抗癌成功的人有一些共同点,多做一点就可以离癌症更远一点!今天,小编就来和大家聊一聊!
2024年12月,《美国医学会杂志·肿瘤学》发表的一项跨度长达45年的研究发现,对于乳腺癌、宫颈癌、结直肠癌、肺癌和前列腺癌等5种常见癌症而言,预防和筛查是有效避免死亡的措施。
研究人员使用统计模型和癌症死亡率的数据,1975年至2020年,共有594万人避免了死亡,其中,预防和筛查措施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结直肠癌:避免死亡的94万人中,79%得益于筛查和切除癌前息肉; 肺癌:只要控制住吸烟,就能避免98%的肺癌死亡; 前列腺癌:36万避免死于前列腺癌的人中,56%得益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筛查。 复查(随访)在防止癌症复发和改善患者预后方面至关重要。根据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的建议,肿瘤患者应根据癌症类型、分期和治疗方案制定个性化的随访计划。 定期复查可以: 1.早期发现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 2.监测第二原发癌的风险; 3.提供健康教育和生活方式指导。 众所周知,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本身处于失常状态,而手术,放疗,化疗会对人体的免疫功能造成一定损伤。在临床治疗后,尽快调整免疫功能,重建免疫防御系统,才能增强自身对抗肿瘤的能力,达到持久防护。 1.频繁感冒:稍微着凉就感冒发烧,感冒后,身体恢复比其他人要慢。 2.伤口难愈合:若被意外划伤,伤口易反复感染,愈合缓慢。 3.容易疲乏:出现反常的疲乏时,一定要引起重视。 4.胃肠功能差:消化不良、腹泻、便秘甚至上吐下泻。 肿瘤患者如何提高免疫力? 1.保证蛋白质的摄入。每天摄入瘦肉、鱼虾、蛋、奶、大豆等优质蛋白。尽量每天保证1个鸡蛋300克的奶制品。 2.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例如鲜枣、奇异果、圣女果、草莓、柑橘类等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 3.多喝水。每天饮水量在1500~2000毫升,建议用白开水或淡茶水,不喝或少喝含糖多的饮料。 4.保证足够的睡眠。因为睡眠时会产生睡眠因子,使白细胞增多,肝脏解毒能力增强。晚上11点到凌晨3点是熟睡期,要保证每天7~8小时的睡眠。 5.适当运动,例如:蹲起、俯卧撑、仰卧起坐、太极拳、快步走、慢跑等。但靠运动提高免疫力须持续运动12周,免疫细胞数目才会开始增加。 对于免疫力低下的肿瘤患者来说,也可以遵医嘱使用免疫调节药物来防护,例如胸腺法新、脾氨肽等。 胸腺法新 胸腺法新有较强的免疫增强活性,可以通过促进淋巴细胞成熟和分泌γ-干扰素、白细胞介素等细胞因子,增强机体的抗病毒、抗细菌、抗肿瘤的免疫活性,临床上主要用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和恶性肿瘤的辅助治疗,也可作为免疫损害病者的免疫应答增强剂。 脾氨肽 脾氨肽触发和增强机体细胞免疫功能,促进机体免疫平衡。免疫体调节剂。用于治疗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免疫缺陷和自身免疫功能紊乱性疾病;用于恶性肿瘤病人放、化疗及术后生活质量,降低各种原因引起的感冒、发烧或其它感染发生率。 小编提醒:处方药需要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使用。 癌症的发生与生活方式有密切的关系,生病后,继续这些不良习惯还会加重细胞的负担,因此为了健康,您需要彻底改变这些生活方式。 戒烟与限酒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的权威资料,吸烟至少与以下15种癌症的发病有关,包括肺癌口腔癌、喉癌、食管癌、胃癌、胰腺癌、肝癌、膀胱癌、宫颈癌、结肠直肠癌以及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等。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将酒精列为1类致癌物(明确对人类致癌)。肿瘤患者身体本就虚弱,想要降低肿瘤的复发风险,日常生活中远离烟酒很关键,厨房的油烟也应当注意。 心理健康是战胜疾病的良药,更是获得健康身体、延年益寿的秘方。情绪不好、焦躁易怒等负性心理会降低人体免疫力,使得患癌风险高于正常人。 抗癌要学会鼓励自己,不要负面思考问题。很多患者每每都往负面方向去联想,那情况肯定会变得更为糟糕。其实生理也好、心理也好、情绪也好,都有周期性变化。在低潮的时候学会鼓励自己,就更容易走出低谷! 抗癌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坚持长期定期随访,及时发现肿瘤复发或转移,并及时处理,有助于患者长期生存及提高生活质量。而且定期检查的另一个好处是患者能及时的从医生那里得到关于肿瘤治疗的最新进展,能在第一时间接受新技术、新药物的治疗。 肿瘤患友如对康复、新药、医保、就医、临床招募等方面有任何问题均可添加下方的二维码找到我。也可加入“阳光易家亲–肿瘤患友群”,与上万位肿瘤患友/家属分享经验,互通有无。 部分参考来源:浙江省肿瘤医院 文章用于科普宣教,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