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接诊中,常会遇到肿瘤患者来咨询营养治疗的事情。今天我就根据肿瘤患者的不同治疗阶段,将营养支持方面需要注意的要点总结一下,让大家对营养支持有一个更...
肿瘤病友怎样知道自己营养不良了?
肿瘤病友资讯
2020年06月08日 17:26 1319
癌症群管理

2025全国肿瘤交流群,病种分类.
已有10万+病友进群讨论,广告勿扰!
复制群管微信号
化验单中的白蛋白降低、贫血,这都是营养不良的表现。具体来说还有以下几个判断标准:
1.体重和饮食。体重能够直观反映身体的营养状况(有肝肾疾病的患者除外)。肿瘤患者在家应关注食量的变化,如果饮食有减少、体重有下降,6个月内体重丢失>5% ,或6个月 以上体重丢失>10%是诊断营养不良的必要条件。
标准体重计算公式:标准体重(kg)=身高(cm)-105。上下浮动不超过10%,比如:身高165cm,标准体重应该是54kg-66kg。
2.身体体质指数(BMI)。BMI=体重(kg)÷身高的平方(m),理想BMI值在18.5-23.9之间。治疗期间的肿瘤患者,体质指数最好维持在22-25之间较为理想。
抗肿瘤治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肿瘤病友应在平时加强对肿瘤营养知识的了解。
手术后的肿瘤病人,需要比平时摄入更多的能量和蛋白质,才能加快手术切口的愈合。如果术后1天-2天内不能吃任何东西,建议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像米汤、藕粉、蒸蛋羹等。
根据切口部位及恢复情况,需要慢慢转变成较为正常的饮食。如果患者长时间无法进食,就需要进行肠内或肠外的营养支持。
肠内营养,就是指食物需要通过肠道被消化、吸收,但具体还要看病人的情况,决定从哪里被“吃”进去。如果不能正常进食,可以选择鼻饲管、消化道造口等方式。
如果通过肠内营养不能满足身体所需营养,就需要用到肠外营养了。肠外营养就是通过中心静脉或者外周静脉注射。
“三分治七分养”,肿瘤患者术后康复很大一部分靠营养的补给,居家期间要好好吃饭,把吃饭当做治疗的一部分。手术后的两周是调整营养的最佳时机,好的营养储备对下一步的治疗至关重要。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